close

八月中終於等到蘋果綠老師的濕氈體驗課,這回開在左西人文空間


濕氈的作品很神奇,幾乎都是一體成型的!比起針氈,作品實用性高很多。濕氈作品拿在手中有點分量,感覺很冬天,超溫暖。以下是蘋果綠老師的作品,有鑰匙包、手機袋、相機袋...等等,同樣的東西有不同的變化,濕氈後再加上針氈又是另種風情。



濕氈第一步:拿出目標物,準備畫版型,以包裝用的薄型泡棉當版模。大家很有默契地都拿出手機來比畫。


濕氈第二步:畫版型時要預留1.5個指頭的空間,讓羊毛縮水。畫好後剪下。


濕氈第三步:構想顏色的分布與經緯的先後,開始鋪排羊毛。


濕氈第四步:注意羊毛要鋪排均勻,否則會有厚薄不均的情況產生。



濕氈第五步:灑上熱的肥皂水。


濕氈第六步:蓋上網布按壓使羊毛充分吸收肥皂水。


濕氈第七、八步:將羊毛連同版模一起翻面,並沿著版型收邊。轉角處可以剪直角。



濕氈第九步:續鋪羊毛第二面,並重複5~6步驟。


濕氈第十步:翻面收邊。


濕氈十一、十二:放上裝飾羊毛,灑肥皂水,蓋上網布開始摩擦搓洗,直到裝飾的羊毛固定不位移。然後開始不斷、重複地搓洗整體。



濕氈十三步:搓洗到以手指夾擊表面時,拉不起羊毛,表示已經半氈化。可以開始捲壓使氈化進階。


濕氈十四步:決定袋子造型,並剪開羊毛拿出型版。


濕氈十五步:以網布沾取肥皂水搓洗袋子內部使其氈化。


濕氈最末步:繼續以不同方向捲壓它,並不時確認氈縮後大小。大小確認後,以清水洗淨晾乾,最後加工裝飾。



戳戳戳和搓搓搓都挺"厚工"的,味道也不同。


第一個濕氈作品走普普風,蓋子的黃點點用針氈加上,邊緣明顯,色彩飽和。袋身的黃點點是濕氈的,有朦朧的效果。濕氈後的羊毛觸感很像不織布,但濕氈能一體成型,變化也多,彈性也較大。


夏日冷氣房,瀰漫著肥皂水的香氣,挺不賴的!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REE 的頭像
    TREE

    小樹的森林

    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