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.08.06 ►新城區-城堡區-小區-舊城區
今天的重點行程是PRAHA的城堡區,由道地的捷克人-Susanna來導覽,她會七國語言,目前還在布拉格大學攻讀西藏語(還是西藏文化?),總之,是一號猴塞雷的角色。
當地導遊↓:說是為保障當地人的工作權。(跟當地導遊拍,怎就忘了跟領隊拍呢?遺珠加一顆)
搭乘豪華巴士由飯店往城堡,Susanna在車上自我介紹完就開始導覽捷克與布拉格,可是我無法馬上適應她的中文口音,所以窗外的風景較吸引我。
布拉格城堡是全世界最大的古城堡區,從9世紀開始興建,歷經不同朝代、不同掌權者,所以建築風格非常多元化,呈現出不同的樣貌。首先來到城堡前的斜坡大廣場,門口的衛兵、圍牆邊的街頭藝人還有坡邊矮牆下的風景都不斷地在召喚著我。衛兵穿著帥氣的制服直挺挺地站著,就連觀光客在一邊耍寶拍照也無動於衷。會動的大概只有眼球吧(瞪我這類白目的遊客
)。捷克政府貼心,每個衛兵後方都設有小屋,可以避雨躲雪。街頭藝人組正演奏著史麥塔那-我的祖國裡的伏爾塔瓦河,超有fu。只是別人的遊記中都是四人組,今日三缺一,少了一人去哪呢?倚在坡邊的矮牆可以鳥瞰布拉格的風貌,布拉格是紅色的,一片紅色屋頂海。
城堡廣場↓:城堡圍牆上的巨人很悍!伏爾塔瓦河的樂聲超優美~
紅色屋頂海↓:處處是紅色屋頂海~是數大的美。
城堡大門圍著華麗的欄杆,上頭還矗立著駭人的巨人雕像,彷彿擅闖皇宮者就會成為巨人腳下的敗將(見上上張照片)。往裡走去,第一棟建築中央有個格格不入的石門-馬提亞斯門,據說是達文西所設計,所以之後的領導者將城堡重建時保留了它,風格才會迥然不同。走過馬提亞斯門,接著見到的就是捷克的總統府,如果今天國旗升上來,表示總統來上班了。總統府四周那麼多觀光客晃來晃去,都不擔心總統的安危問題嗎?還是只有台灣會??
城堡圍牆上的雕像↓:凶惡的巨人旁是帶著皇冠的老鷹和獅子,還有小朋友跟他們玩耍中,反差真大!就如捷克的盾形國徽,盾面左上格跟右下格的白色雙尾獅代表著波西米亞,右上格是紅白相間的鷹代表著摩拉維亞,左下格的黑鷹代表著西里西亞。
馬提斯雅門↓:好像是被鑲嵌在新建築裡的古老大門。
穿越第二棟建築,黑漆漆的巨大宏偉建築物就壓迫在眼前,抬起頭快速掃瞄一遍也只能看到它的局部,拿起相機也沒辦法將它全部裝進視窗內。它-聖維特大教堂,歷經好幾百年才完工(929~1929?or 1344~1929?),混合了不同時期建築的特色。進入教堂參觀還得排長長的隊伍,教堂裡的人超多,以為排隊是管控數量(像LV),沒想到...聖維特教堂內很氣派、很豪華、很精緻,仰頭可見挑高的肋拱、精緻的玫瑰花窗;教堂內共有24個小禮拜堂,順時針走去第三座便是著名的慕夏之窗,中間有三位一體玻璃花窗;除了這些宗教藝術品外,內部還有不少人的墓-_-|||。教堂的右側可見金色之窗和金色大門,閃到不行。
聖維特教堂(左側+後側)↓:左側要看的是建築角落奇特造型的突出人物或動物,那竟是排水管,本以為是裝飾品。後側要看的是哥德式建築的尖塔和飛扶臂。
聖維特教堂↓:雄偉精細的建築。上中大圖可看見超大的玫瑰花窗。下中二圖是金色之窗和金色大門,金色大門上的馬賽克是"最後的審判"。大門下方的鐵欄杆有12星座雕塑。
聖維特教堂↓:內部富麗堂皇,哥德式的肋形穹窿、拱形迴廊、令人目不轉睛的彩繪玻璃窗。還有皇帝陵寢。
慕夏之窗↓:左邊的第三個禮拜堂,是慕夏的作品,內容應該是宗教故事
。
聖約翰˙尼伯慕克之墓↓:五顆星守護神葬在此,這裡的五星和其他地方呈現的方式不同,是放射狀不是環狀的。整座純銀打造,可見祂受到的重視與地位。
下一站是舊皇宮,我超愛大廳的哥德式穹窿,美麗像似蝴蝶結,也愛大廳的木質地板,可以滑來滑去,這兒以前一定常常辦舞會。大廳右側有小陽台,從這可以眺望小區和舊城區的景觀,哈哈~國王應該都是這樣欣賞他的領土,I'm the king of PRAHA.。這裡看到了丟窗事件的窗。皇宮裡還有教堂、議會廳和紀錄廳。
舊皇宮↓:維拉迪斯拉夫大廳,又是落落長的名字-_-。天花板真的很棒!
舊皇宮↓:內部有教堂、議會廳。紀錄聽不能拍照...
第三站是羅馬風的聖喬治教堂,規模比起聖維特教堂,實在是太小咖了,小巫見大巫。最後來到黃金小巷,大家都想去看卡夫卡的家,所以小巷也被擠爆了!想跟NO.22拍照還得排隊。黃金小巷的房子很迷你喔!每間的坪數都不大,高度也不高。很適合我這種哈比人。小巷的屋子現在都成了商店販售不同的東西,在此停留的時間實在太短,只能走馬看花。往山下的階梯好像是交響情人夢裡小千秋王子奔跑的地方,如果可以慢慢走該多好!階梯旁有小販、階梯遠方有美麗的景致,但是我們不知在趕什麼?或許是人潮的推動吧?!
聖喬治教堂↓:白色雙塔的羅馬式紅色教堂。
黃金小巷↓:很擁擠,藍色小屋是No.22卡夫卡的家,現在是書店。
午後,搭上遊艇開始遊伏爾塔瓦河,此刻大概是在PRAHA最悠閒的一段了,就呆呆坐著欣賞兩岸的風光,聽不懂的船上廣播導覽就隨風散去,不可口的下午茶也不會壞了遊河的興致。來回一趟約莫30分鐘。之後步行上查理大橋,怎可以錯過許願的機會,這回大家都精準地摸對倒栽蔥小人(五顆星守護神),呵~這是誰開始流傳的?難道摸其他部分許願就不靈了嗎?人為什麼那麼愛許願?各個國家皆是。或許是人因夢想而偉大吧?!期待、希望應該都是美好的。
許願Part2↓:如果每次許下的願望都相同,會不會比較容易實現??
下午橋上的光景和夜晚是不同,人潮、藝術市集此時才慢慢開始湧現與聚集。大致逛了一趟,便轉往小區朝聖去了。在小區的店血拼了些"漂亮玻璃",實在是不懂什麼是水晶,反正喜歡就好。之後又胡亂逛了一下再折回查理大橋買剛剛中意的銅片墜,上頭的標價是100 kč,可是老闆說只要80 kč,哈哈~打八折呢!醬子讓人的奇檬子真的很好,有賺到的感覺。
銅製藝品↓:雖是銅片但是造型各異,也色彩繽紛。小後悔沒多買。
回飯店的途中順道逛了充滿動感巫婆笑聲的哈維爾市集,攤上的蔬果看起來是那麼漂亮誘人,可惜,我們又不下廚,只好買盒綜合苺馬上嗑,滿足一下慾望,又帶了好幾串葡萄回飯店;可是這些水果空有美麗的外表,沒有甜蜜的心,酸!8月,過了櫻桃盛產的季節,聽說市集的櫻桃便宜又大碗,下回請早吧!
哈維爾市集↓:很熱鬧喔!不過老闆也不會主動出來招攬生意。
今晚的節目是市民會館的卡門,原先以為是歌劇呢…不過看了之後才知道是歌劇+芭蕾+交響樂的合成表演,有點奇怪。市民會館的位置是以前皇室宮廷建築匯集的地方,但是一場大火讓這些付之ㄧ炬。經過重新建築,所以市民會館落成。一樓是咖啡廳,二樓是布拉格最大的音樂廳-史麥塔那廳,是每年布拉格之春音樂節的表演場地。雖是如此,還是覺得我的祖國的國家音樂廳比較舒適。(史麥塔那廳是不是也出現在交響情人夢中?
)
市民會館的史麥塔那廳↓:沒坐滿,很想換到前面去。對於它的座椅有點意見。
市民會館旁有著名的火藥塔,這塔跟查理大橋橋塔很像,聽說是以同一張藍圖建造的。原先改建是要當禮物送給國王,但計劃趕不上變化,國王搬到城堡區去,這塔的改建工程因此停工。後來被拿來貯藏火藥,因而得到此名。既是塔,當然也能爬,只是一直找不到時間可以去…...
火藥塔↓:裝火藥的,外觀也黑蛇蛇...,難道是因為火藥的關係?
2007.08.06 ►食宿